董事長專欄
專欄文章
 9/28《經濟日報》專欄:守破離…匠心之道的精髓
2017/09/28

 

筆者所服務的公司近來跨足東南亞市場,派駐海外的優秀同仁們亟欲深耕在地,卻擬在異鄉複製台灣做法與經驗,不禁想起一家知名度不高的日式創意料理餐廳「守破離」。
據說,「守破離」主廚渡邊師傅擅長鰻魚飯與懷石創意料理,料理手法與擺盤風格都是一等一的職人手藝;但最先引起筆者好奇的,是其別出心裁的店名-守破離。
「守、破、離」一詞,源起於日本傳統能劇大師世阿彌,後被廣泛運用在藝術、武道、茶道、工匠等各行各業,成為世人修練「匠心之道」的精髓;單從字面詮釋,不難理解守、破、離的真正涵義-先遵守、後突破、終脫離。
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是大師,所有領域中出類拔萃的佼佼者都是從一張白紙入門,而任何學習都必須始於「守」-穩紮穩打,練習基本功直到滾瓜爛熟、自然反射為止;等到每一招一式盡皆了然於心,才有可能進入第二階段:「破」-開始打破既有框架,融會貫通、因地制宜,同步吸收其他相關知識,截他人之長補自身之短,以求推陳出新、別開生面。
這個階段非常重要,也逐漸呈現出個別差異,有些人只會、只願「守」,但守久了不免墨守成規、自我侷限,不論再怎麼造詣不凡,也只能活在前人陰影之下;有心嘗試「破」的人,雖然短期風險劇增,但長期有機會尋獲全新蛻變動能。最後的「離」,則是自許超越所有規範與限制,自創一格、自成一家,達到「盡信書不如無書」的終極境界。
「破」與「離」的根本差異在於:前者是奠基於先人基礎,屬於一種匠心獨運的橫向進步;後者則是顛覆/破壞性創新,是一種主導人類文明發展的縱向前進。人人都盼成長高峰永無止盡、綿延不絕,但惟有接連不斷的顛覆/破壞性創新,才能迎來一波又一波的人外有人、天外有天。
古今中外都有不勝枚舉的類似案例,最典型者莫過於書聖王羲之。王羲之出身書法世家,叔伯父、堂兄弟等都寫得一手好字,他七歲時就跟隨名書法家衛鑠拜師學藝,從臨摹開始,數十年如一日孜孜苦練,青年時就寫得一筆「婉然芳樹,穆若清風」的衛體書法。相傳,王羲之住所附近有一水池,由於他終年不輟臨池書寫、就池洗硯,到頭來池水盡墨,竟能直接蘸取充墨之用,人稱「墨池」。中年後,王羲之智慧漸長,遂博採當代諸家書法之長,一變漢魏以來書氣,另創新體,其墨寶受時人讚之為「飄若浮雲、矯若驚龍,龍跳大門、虎臥鳳閣」,史稱「書聖」,著名創作計有《樂毅論》、《快雪時晴帖》、《蘭亭集序》、《十七帖》等。
試想,如果王羲之只會、只願「守」、不想「破」,書法史上不過又多了一名小衛鑠;若是王羲之停留在「破」,後人頂多知道王羲之「偶有佳績」;所幸王羲之大破大立、另闢一格,成就了不少傳世鉅作,讓世人得以一覽其行雲流水般的絕體妙筆。
事實上不僅書法,舉凡學習、工作、運動,甚至嗜好,都可以應用「守破離」的概念,堅苦卓絕的守舊期是日後一切可能發展的穩健基石;在日常規律駕輕就熟之後,接著就該建立自己的思考體系,琢磨如何突破與精進;最後則是要整合出屬於自己的創見與論述,而且得力求實踐、知行合一,才是「真知即所以為行,不行不足謂之知」。
談了這麼多,筆者決定與同仁定下「守破離」之約,期待讀者們都能與我們一同體會。
(作者是信義房屋董事長)

筆者所服務的公司近來跨足東南亞市場,派駐海外的優秀同仁們亟欲深耕在地,卻擬在異鄉複製台灣做法與經驗,不禁想起一家知名度不高的日式創意料理餐廳「守破離」。

據說,「守破離」主廚渡邊師傅擅長鰻魚飯與懷石創意料理,料理手法與擺盤風格都是一等一的職人手藝;但最先引起筆者好奇的,是其別出心裁的店名-守破離。

「守、破、離」一詞,源起於日本傳統能劇大師世阿彌,後被廣泛運用在藝術、武道、茶道、工匠等各行各業,成為世人修練「匠心之道」的精髓;單從字面詮釋,不難理解守、破、離的真正涵義-先遵守、後突破、終脫離。

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是大師,所有領域中出類拔萃的佼佼者都是從一張白紙入門,而任何學習都必須始於「守」-穩紮穩打,練習基本功直到滾瓜爛熟、自然反射為止;等到每一招一式盡皆了然於心,才有可能進入第二階段:「破」-開始打破既有框架,融會貫通、因地制宜,同步吸收其他相關知識,截他人之長補自身之短,以求推陳出新、別開生面。

這個階段非常重要,也逐漸呈現出個別差異,有些人只會、只願「守」,但守久了不免墨守成規、自我侷限,不論再怎麼造詣不凡,也只能活在前人陰影之下;有心嘗試「破」的人,雖然短期風險劇增,但長期有機會尋獲全新蛻變動能。最後的「離」,則是自許超越所有規範與限制,自創一格、自成一家,達到「盡信書不如無書」的終極境界。

「破」與「離」的根本差異在於:前者是奠基於先人基礎,屬於一種匠心獨運的橫向進步;後者則是顛覆/破壞性創新,是一種主導人類文明發展的縱向前進。人人都盼成長高峰永無止盡、綿延不絕,但惟有接連不斷的顛覆/破壞性創新,才能迎來一波又一波的人外有人、天外有天。

古今中外都有不勝枚舉的類似案例,最典型者莫過於書聖王羲之。王羲之出身書法世家,叔伯父、堂兄弟等都寫得一手好字,他七歲時就跟隨名書法家衛鑠拜師學藝,從臨摹開始,數十年如一日孜孜苦練,青年時就寫得一筆「婉然芳樹,穆若清風」的衛體書法。相傳,王羲之住所附近有一水池,由於他終年不輟臨池書寫、就池洗硯,到頭來池水盡墨,竟能直接蘸取充墨之用,人稱「墨池」。中年後,王羲之智慧漸長,遂博採當代諸家書法之長,一變漢魏以來書氣,另創新體,其墨寶受時人讚之為「飄若浮雲、矯若驚龍,龍跳大門、虎臥鳳閣」,史稱「書聖」,著名創作計有《樂毅論》、《快雪時晴帖》、《蘭亭集序》、《十七帖》等。

試想,如果王羲之只會、只願「守」、不想「破」,書法史上不過又多了一名小衛鑠;若是王羲之停留在「破」,後人頂多知道王羲之「偶有佳績」;所幸王羲之大破大立、另闢一格,成就了不少傳世鉅作,讓世人得以一覽其行雲流水般的絕體妙筆。

事實上不僅書法,舉凡學習、工作、運動,甚至嗜好,都可以應用「守破離」的概念,堅苦卓絕的守舊期是日後一切可能發展的穩健基石;在日常規律駕輕就熟之後,接著就該建立自己的思考體系,琢磨如何突破與精進;最後則是要整合出屬於自己的創見與論述,而且得力求實踐、知行合一,才是「真知即所以為行,不行不足謂之知」。

談了這麼多,筆者決定與同仁定下「守破離」之約,期待讀者們都能與我們一同體會。
(作者是信義房屋董事長)

回董事長介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