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事長專欄
專欄文章
 11/04《經濟日報》專欄:見證
2014/11/07

 

今年9月23日,聯合國氣候高峰會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隆重登場,有73個國家代表參與,表態支持的跨國企業超過1,000家,是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領袖氣候會議。
這場會議之所以重要,是由於多年來氣候變遷因應行動成效不彰,各國政府因利益衝突而各行其事,今年首度由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發起邀請,要求出席的各國元首必須在會中宣示,可具體減碳、強化氣候回復力及提高政府意願的重大行動方案,希望為明年的法國巴黎會議(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》第21屆締約國大會),帶來承先啟後的擴大激勵效果。
會中獲致的普遍共識是:透過低碳新模式加速改變目前依賴石油的經濟型態。
幾年前成立的「全球撤出投資聯盟」(Global Divest-Invest Coalition),也在峰會前夕宣布,未來將自石化燃料投資撤出500億美元(約新台幣1.5兆元),而今年的新成員中,尤以素有石油大王之稱的「洛克斐勒兄弟基金會」(Rockefeller Brothers Fund)最受矚目。
基金會總裁海因茲(Stephen Heintz)說,「我們確信,如果老洛克斐勒還在人世,身為一位深謀遠慮的企業家,他將撤出石化燃料,改投資其它乾淨再生能源。」
身為美國第一位億萬富翁,約翰‧戴維森‧洛克斐勒(John Davison Rockefeller)無疑留下許多不朽紀錄。他所創建的「標準石油」(Standard Oil)公司是美國史上最強大的石油業者,1870年在俄亥俄州成立,1911年被美國法院裁定為非法壟斷,強制拆分為34家公司。其後繼企業之一的埃克森美孚(Exxon Mobil),至今仍是全美第二大企業。
老洛克斐勒的前半生,以許多遊走法律邊緣的激進手法,如削價競爭、惡意併購、建立托辣斯等聚歛巨額財富,飽受社會與論攻擊。
但後半生卻全心致力於慈善事業,特別是教育領域,包括興辦目前全美兩所頂尖大學-芝加哥大學與洛克斐勒大學。
他個人終其一生直接捐獻約5.3億美元,家族慈善機構的總贊助金額超過10億美元。
洛克菲勒的人生目標是「盡力賺錢、盡力存錢、盡力捐錢」,他不僅開美國富豪行善先河,也成為美國企業史上最毀譽參半的傳奇人物。
老洛克斐勒對當代的最大影響是:重新定義所謂的「公益慈善」。有效改變世俗對「公益慈善」如散財童子般的既定印象,因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「漁」(給他魚吃不如教他如何釣魚),如能從教育源頭做起,徹底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軌跡,其對整體社會的正面效益,絕對遠大於散盡個人家財。
但這種做法仍不免帶有贖罪券意味,從事公益慈善是為了彌補聚斂過程中的罪惡?因企業經營而導致權益受損者(或其後裔)如無法具體受惠,這樣的事後補償有何意義?若是真心向善,何不自始厚待所有關係人?
百年後的洛克斐勒家族似乎再度開始轉變,2008年由洛克斐勒的玄外孫彼得‧奧尼爾(Peter O'Neill),與玄孫女內瓦‧洛克菲勒‧古德溫(Neva Rockefeller Goodwin)率先發難,發表致埃克森股東公開信,強調公司(埃克森)在尋找石油儲備替代品的努力不夠,無法積極對抗全球暖化,並加強利用其他能源供應。
如今更正式宣布撤出石化燃料投資,顯示洛克斐勒家族雖已退出旗下各大公司經營,其追求「公益慈善」因時制宜的決心沒有動搖-唯有兼顧、調和各利害關係人權益後(企業社會責任/企業倫理)的所得利潤,才是真正心安理得之財,而你、我都正在見證這段關鍵歷史!
(作者是信義房屋董事長)

今年9月23日,聯合國氣候高峰會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隆重登場,有73個國家代表參與,表態支持的跨國企業超過1,000家,是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領袖氣候會議。

這場會議之所以重要,是由於多年來氣候變遷因應行動成效不彰,各國政府因利益衝突而各行其事,今年首度由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發起邀請,要求出席的各國元首必須在會中宣示,可具體減碳、強化氣候回復力及提高政府意願的重大行動方案,希望為明年的法國巴黎會議(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》第21屆締約國大會),帶來承先啟後的擴大激勵效果。

會中獲致的普遍共識是:透過低碳新模式加速改變目前依賴石油的經濟型態。

幾年前成立的「全球撤出投資聯盟」(Global Divest-Invest Coalition),也在峰會前夕宣布,未來將自石化燃料投資撤出500億美元(約新台幣1.5兆元),而今年的新成員中,尤以素有石油大王之稱的「洛克斐勒兄弟基金會」(Rockefeller Brothers Fund)最受矚目。

基金會總裁海因茲(Stephen Heintz)說,「我們確信,如果老洛克斐勒還在人世,身為一位深謀遠慮的企業家,他將撤出石化燃料,改投資其它乾淨再生能源。」

身為美國第一位億萬富翁,約翰‧戴維森‧洛克斐勒(John Davison Rockefeller)無疑留下許多不朽紀錄。他所創建的「標準石油」(Standard Oil)公司是美國史上最強大的石油業者,1870年在俄亥俄州成立,1911年被美國法院裁定為非法壟斷,強制拆分為34家公司。其後繼企業之一的埃克森美孚(Exxon Mobil),至今仍是全美第二大企業。

老洛克斐勒的前半生,以許多遊走法律邊緣的激進手法,如削價競爭、惡意併購、建立托辣斯等聚歛巨額財富,飽受社會與論攻擊。

但後半生卻全心致力於慈善事業,特別是教育領域,包括興辦目前全美兩所頂尖大學-芝加哥大學與洛克斐勒大學。

他個人終其一生直接捐獻約5.3億美元,家族慈善機構的總贊助金額超過10億美元。

洛克菲勒的人生目標是「盡力賺錢、盡力存錢、盡力捐錢」,他不僅開美國富豪行善先河,也成為美國企業史上最毀譽參半的傳奇人物。

老洛克斐勒對當代的最大影響是:重新定義所謂的「公益慈善」。有效改變世俗對「公益慈善」如散財童子般的既定印象,因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「漁」(給他魚吃不如教他如何釣魚),如能從教育源頭做起,徹底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軌跡,其對整體社會的正面效益,絕對遠大於散盡個人家財。

但這種做法仍不免帶有贖罪券意味,從事公益慈善是為了彌補聚斂過程中的罪惡?因企業經營而導致權益受損者(或其後裔)如無法具體受惠,這樣的事後補償有何意義?若是真心向善,何不自始厚待所有關係人?

百年後的洛克斐勒家族似乎再度開始轉變,2008年由洛克斐勒的玄外孫彼得‧奧尼爾(Peter O'Neill),與玄孫女內瓦‧洛克菲勒‧古德溫(Neva Rockefeller Goodwin)率先發難,發表致埃克森股東公開信,強調公司(埃克森)在尋找石油儲備替代品的努力不夠,無法積極對抗全球暖化,並加強利用其他能源供應。

如今更正式宣布撤出石化燃料投資,顯示洛克斐勒家族雖已退出旗下各大公司經營,其追求「公益慈善」因時制宜的決心沒有動搖-唯有兼顧、調和各利害關係人權益後(企業社會責任/企業倫理)的所得利潤,才是真正心安理得之財,而你、我都正在見證這段關鍵歷史!
(作者是信義房屋董事長)

回董事長介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