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事長專欄
專欄文章
 01/03《中國時報》專欄:理念傳世無絕期
2015/01/05

1585年,垂垂老矣的范欽,回想起官拜嘉靖朝兵部右侍郎的一生,遙望那窮盡畢生心血收藏與創建的「天一閣」,他知道自己已如風中殘燭般、即將走到生命盡頭,他喚來長子和二兒媳(次子已亡故),安排遺產繼承。
老人在彌留之際艱難地吐出遺願:遺產共分成兩份,一份是萬兩白銀,一份是天一閣藏書;前者可自由使用,後者則必須負責維護,且不得變賣藏書。
面對死亡,范欽並不恐懼,但他對兒、媳們可能有的答覆感到忐忑,要求後代子孫繼承一個具有歷史重量的文化任務,為動盪不安的華夏民族守護一個不滅的文明火種,這樣的累世期許無疑是強人所難。所幸,長子范大沖立即表態願意繼承藏書樓,並嚴格遵守「代不分書,書不出閣」的祖訓。
財富有散盡之日
400多年過去了,在藏書樓底下生活的范大沖家族,終究無愧其先祖所託,除曾大力協助清乾隆朝編纂《四庫全書》外,更以「中國守書人」的堅毅形象流芳百世。至於繼承萬兩白銀的另一房,則毫無意外地在奔流不息的歷史長河中不知所終……。
這個小故事點出了「傳承」的真義:萬千資產有時盡,理念傳世無絕期!
筆者曾於去年底應許士軍老師之邀,前赴新加坡參加一場有關「家、企業與社會責任」的國際研討會。會中,來自兩岸三地的華人學者與企業家們不僅對於「富不過三代」的歷史經驗深自警惕,也各自提出不少頗富新意與可行性的傳承型態。
制度永垂不朽
不過,筆者認為,與其談如何延續財富,不如思索如何傳承理念。道理很簡單:正如同范欽次子一房的選擇,即便坐擁金山銀山,財富總有散盡的一日,短短數十寒暑的人生座標留不下任何歷史火花;但若能夠妥善傳承一個良善理念,則有可能永垂不朽、長存青史。
同理也能適用於企業傳承,不論是否為家族接班或交棒專業經理人,企業永續的關鍵不在於追求利潤極大,而在於能否成為傳承經營理念/價值觀的一種載具,透過因時、因地、因人制宜的創意方式,有效轉化為歷久彌新的制度系統,一如「天一閣」看顧中國文明般任重道遠、死而後已。
即便企業無法永存,但理念可以!(作者為信義房屋董事長)

1585年,垂垂老矣的范欽,回想起官拜嘉靖朝兵部右侍郎的一生,遙望那窮盡畢生心血收藏與創建的「天一閣」,他知道自己已如風中殘燭般、即將走到生命盡頭,他喚來長子和二兒媳(次子已亡故),安排遺產繼承。

老人在彌留之際艱難地吐出遺願:遺產共分成兩份,一份是萬兩白銀,一份是天一閣藏書;前者可自由使用,後者則必須負責維護,且不得變賣藏書。

面對死亡,范欽並不恐懼,但他對兒、媳們可能有的答覆感到忐忑,要求後代子孫繼承一個具有歷史重量的文化任務,為動盪不安的華夏民族守護一個不滅的文明火種,這樣的累世期許無疑是強人所難。所幸,長子范大沖立即表態願意繼承藏書樓,並嚴格遵守「代不分書,書不出閣」的祖訓。

財富有散盡之日

400多年過去了,在藏書樓底下生活的范大沖家族,終究無愧其先祖所託,除曾大力協助清乾隆朝編纂《四庫全書》外,更以「中國守書人」的堅毅形象流芳百世。至於繼承萬兩白銀的另一房,則毫無意外地在奔流不息的歷史長河中不知所終……。

這個小故事點出了「傳承」的真義:萬千資產有時盡,理念傳世無絕期!

筆者曾於去年底應許士軍老師之邀,前赴新加坡參加一場有關「家、企業與社會責任」的國際研討會。會中,來自兩岸三地的華人學者與企業家們不僅對於「富不過三代」的歷史經驗深自警惕,也各自提出不少頗富新意與可行性的傳承型態。

制度永垂不朽

不過,筆者認為,與其談如何延續財富,不如思索如何傳承理念。道理很簡單:正如同范欽次子一房的選擇,即便坐擁金山銀山,財富總有散盡的一日,短短數十寒暑的人生座標留不下任何歷史火花;但若能夠妥善傳承一個良善理念,則有可能永垂不朽、長存青史。

同理也能適用於企業傳承,不論是否為家族接班或交棒專業經理人,企業永續的關鍵不在於追求利潤極大,而在於能否成為傳承經營理念/價值觀的一種載具,透過因時、因地、因人制宜的創意方式,有效轉化為歷久彌新的制度系統,一如「天一閣」看顧中國文明般任重道遠、死而後已。

即便企業無法永存,但理念可以!(作者為信義房屋董事長)

回董事長介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