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動產分析
社區價值物業管理 大解密
 | 2016/10/18

物業管理 大解密
社區價值的維持,除了仰賴建商的設計規劃,以及自然的地理位置外,物業管理也是重要的一環,現代大樓的社區服務大同小異,但有些硬是靠著「小異」取勝,讓住戶得到尊榮感,即使管理費多一些也心甘情願,社區的價值或房價就得以維持,甚至UP UP。

房子的硬體重要,但要維持社區價值,軟體也不可或缺。管理模式琳瑯滿目,從飯店式管理、物業管理、保全管理都有,不過,若想要高檔服務、通常也要支付更高額的管理費。專家建議,購屋時應先評估管理模式,免得入住後與期望不符,交屋時期應積極參與管理,是讓社區運作順暢的不二法門。

早期的公寓大廈管理多由保全公司負責,統稱「保全管理」,人員配置也很簡易,通常是早晚班各一名人員輪值,但近10年隨著房價上揚,管理模式也跟著升級。伯克錸物業管理顧問公司執行長柯淯丰表示,新大樓多屬於「物業管理」,服務人員包含櫃台接待、警衛或打掃,又隨各社區需求不同而服務客製化。

管家秘書支出費最多
至於「飯店式管理」就更精緻,不僅配置人員數量較多,特別的是配有管家秘書,甚至戶數少的豪宅社區還可以做到住戶與管家1比1的程度,管理費支出也最多。以標準社區為例,一般保全管理的社區管理費每坪50~70元、物業管理每坪70~90元,飯店式管理每坪管理費破百元則是稀鬆平常。

【專家意見】規劃階段 設定需求條件
不論哪一種型式的管理,最好都要在建築規劃的階段就考慮管理模式,如此一來建商在規劃建物時,就能先確定需要什麼公設,也能為將來物管公司的經營方向定調,甚至是首購產品,只要總建坪、戶數夠多,同樣可以做到飯店式管理。

建物導入 建築資訊模型
目前的管理模式已不再純粹講求人力,智能也很重要,如建物導入建築資訊模型,除了可以降低建築成本,日後社區管理、機電修繕也很方便,這些都是對消費者有利,也能回饋到建商的部分,進而提高社區的價值。


【在地心聲】管理費 每坪50元較合理

我覺得社區管理費每坪50元左右都還算合理,負擔也不會太大。現在物管公司競爭激烈,服務愈來愈精緻多元化,還會有餐廳、輕食咖啡廳這些餐飲服務,如果每月還有聯誼活動,鼓勵大家多多交流,社區的感情會愈來愈好。

成立照護服務 會更好
現在社區服務都還算不錯,不過如果能配合社區或區域,成立托嬰或是照護長輩等服務會更好,像是北屯新重劃區這邊年輕人口居多,常常看到小家庭都得自己帶小孩或是找保母,感覺是未來很需要的服務。




只要成為信義開發會員,就能了解更多趨勢詳情! 成為會員
回分析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