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動產分析
全台現有66萬件違建 六都想拆要花15~67年
 | 2018/09/25

從高處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頂樓鐵皮違建,是台灣都市常見景觀,走在郊區的農田間亦不乏一幢幢鐵鏽色違建工廠,愈顯醜陋突兀。儘管各地方政府對於新建的違章建築多採取「即報即拆」,但全台現存違建仍達66萬件,成效未明。專家抨擊,中央修法慢條斯理、地方民粹主義壓境,讓拆違建打了死結,全台儼然是座「違建之島」。
因政府拆除效率低,目前全台違建數仍高達66萬件。資料照片
全台違建狀況不勝枚舉,《蘋果》直擊高雄市大寮區台88線快速道路下有間資源回收場,以廢鋼材當圍牆,猶如圍牆,矗立在農地上,成為超級大違建,不僅違反土地使用分區,周邊居民也深受其害。民眾抱怨,廢鋼牆生鏽後,鏽灰被風一吹就飄進住戶家中,影響健康,回收場發出的噪音及味道也讓人受不了,居民多次向主管機關檢舉,回收場迄今卻仍在營業。

「施工中」才能即報即拆
《蘋果》去年也踢爆宜蘭知名「甕窯雞」餐廳進軍台中市北屯區東山路開店,約300坪的餐廳鐵皮屋就是違建,當時附近住戶陳先生爆料,業者在周五傍晚開工,連著周末2天漏夜搭建,居民雖在周六舉報違建,但待周一主管機關到場時,因結構已完工,認定是「新違建」而非「施工中違建」,進入冗長的排拆程序,目前該違建餐廳仍照常營業。
台中市政府都市修復科科長謝國基坦言,這是全台極嚴重問題,也存在法規漏洞,地方政府能做的只能加速處理,目前以「施工中」即報即拆,有重大公安危險的優先拆除,其他得等建築修法、中央支持,才能更有效抑止違建數量增加。
各地方政府對於新建的違章建築多採取「即報即拆」策略,根據營建署統計,目前全台違建數達66萬252件,雖然較2016年底的66萬7703件略少,但是與10年前、2008年約48.5萬件相比,拆除速度顯然比不上新蓋違建的效率。
高雄市大寮區一處農地,竟以廢鋼材蓋成資源回收場,是個大違建。

台北月拆200件效率高
從地方政府每年編定的拆除預算,也可知道地方對違建的執行魄力有多薄弱。以台中為例,2014年預算僅500萬元,近2年增至1000萬元,但對高達8.1萬件的違建僅是杯水車薪,至少要花40年才拆得完。其他如台南、高雄市,甚至須花60年才拆得完。
地球公民基金會資料也顯示,執行效率最高屬台北市,編列千萬元預算,每月固定有150~250件拆除量。高雄市拆除大隊副大隊長蔡政哲表示,高雄市對違建的拆除準則是以2012年4月1日為分界,在此之後的違建都列為優先拆除對象,之前的違建則視有無立即性的安全疑慮,否則便列冊按既定程序拆除。
而高雄首創的「高雄厝」辦法,也為既存違建開1條生路,藉著增設綠化、太陽光電設施等方式,讓原本的違建有條件就地合法。
台中市北屯區甕窯雞餐廳,去年利用周末趕工成「新違建」,無法即報即拆。

拆鋼構工廠動輒數十萬
值得一提的是,拆除費用通常會依建築架構、使用機具、時間及人力而有不同,一般頂樓違建拆除通常要10幾萬元,若是面積較大、鋼骨架構的違建,如違章工廠,花費動輒數十萬元,預算更是捉襟見肘。
且拆除違建也不簡單,以台北市新生北路二段133巷一處營業廚房違建為例,6年前即遭檢舉待拆,列入排程後,期間至少經過3次協調會議、議員現場會勘等,直到今年9月下旬才決議強制拆除,過程繁瑣還得兼顧情理法,也是拆除數遠遠不及新增違建數的原因。
只要成為信義開發會員,就能了解更多趨勢詳情! 成為會員
回分析列表